文藝觀察│自覺遵守《公約》 共建山清水秀文藝生態
2022年04月09日 09:09 中國文藝報 點擊:401 我有話說(0人參與)
文化文藝繁榮興盛的關鍵在人才,根本在作品。只有德才兼備的文藝人才不斷涌現,以家國天下的情懷抒寫時代之變化,以飽含深情的筆墨描繪人民之奮斗,才能發揮文藝的價值引導、精神引領、審美啟迪作用,從而積聚起人民群眾為美好生活而奮斗的力量。《中國文藝工作者職業道德公約》(以下簡稱公約)的修訂及發布,恰逢其時,意義重大。
完善《公約》是新時代文藝事業繁榮發展的必然要求。中國文聯十一屆二次全委會近日審議通過并向社會發布《公約》,倡導全國廣大文藝工作者堅持愛國為民、堅定文化自信、潛心創作耕耘、追求德藝雙馨、倡導團結向上、引領社會風尚,在文藝界引起熱議,在全社會引起良好反響。近年來,文藝隊伍發生了深刻變化,新文藝群體、新文藝組織大量涌現,新的文藝形態層出不窮。廣大文藝工作者需要對自身的價值取向、使命任務、職業規范、行為準則形成共識,心往一處想,勁往一處使?!豆s》的修訂完善,就是凝聚了這種共識,形成了統一的方向、一致的目標,必將助推新時代文藝事業的繁榮發展。
普及《公約》是建設山清水秀文藝生態的重要保障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,要堅持教育引導和綜合治理并重,建設山清水秀的文藝生態。當前,隨著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,資本對文藝創作的介入滲透,文娛產業迅速發展,文藝創作生產的環境發生深刻變化,同時文藝創作生產過程中出現了一些亂象。比如,一些文藝作品粗制濫造,抄襲跟風,在創作中調侃崇高、扭曲經典、顛覆歷史,丑化人民群眾和英雄人物,評價導向上出現唯票房、唯流量、唯收視率傾向,畸形審美、“陰陽合同”“飯圈”亂象等新情況新問題迭出不窮。風氣影響心態,心態決定質量。沒有孜孜以求、十年磨一劍的創作態度,沒有嚴謹細致、精益求精的創作作風,很難創作出優秀文藝作品。文藝生態需要多方力量去營造,既需要監管部門的制度規范和硬性管理,也需要文聯協會等有關部門的教育培訓和軟性引導,尤其需要廣大文藝工作者的共同用心維護。發揮各級文聯協會以及職業道德建設委員會、行風建設委員會的作用,全面普及《公約》,有利于文藝界健康、有序、良性文藝生態的養成,從而為文藝創作生產營造良好氛圍。
遵守《公約》是新時代文藝工作者的基本操守。所謂公約,就是約定俗成的基本規范、行為準則。遵守《公約》,是對廣大文藝工作者的從業要求,也是文藝工作者自身的基本遵循。立德樹人的人,必先立己;鑄魂培根的人,必先鑄己。文藝工作者被尊稱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,理應具備更高的學養、素養、修養、涵養。面對個別文藝從業者和文藝作品出現的庸俗、低俗、媚俗等現象,面對唯洋是從、歷史虛無主義和文化虛無主義,面對拜金主義、享樂主義和極端個人主義,面對造謠誹謗、網絡暴力,面對偷逃稅、涉“黃賭毒”等違法違規、失德失范等言行,必須堅決予以抵制,旗幟鮮明表明態度,倡導“批評精神”,樹立正確導向。敢于說“不”是立場,身體力行是底線。只要廣大文藝工作者都行動起來,遵守《公約》,踐行《公約》,就一定能夠營造自尊自愛、互學互鑒、天朗氣清的行業新風。